近年来,广德市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从党员发展、教育、考评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严把入口关卡,蓄好党员发展“源头活水”。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规定发展党员,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确保发展党员“底数清、覆盖广、质量高”。建立健全“三联审三公示三票决”制度,全面摸排各基层党组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充分掌握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等,统筹做好宏观调控,抓严抓细全过程,防止“带病入党”。定期开展培训,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线战场”上发挥作用,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能力。
创新教育培训,开辟党员管理“崭新局面”。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在方法、手段、途径上守正创新。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万名党员集中轮训,引导党员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坚定信念,激励党员以学促思、以学提能、以学践行,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线上+线下”“网络+实地”等多元学习模式,打通学习壁垒,引导广大党员常态参与集中学习,开展自主学习,确保学习经常性、主动性,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广泛开展“红色星期六”和党员“微心愿”认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党员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牢固树立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落实积分考评,激活党员干事“红色活力”。优化完善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制度,以分数量化反映党员学习教育、担当作为情况。党员量化积分为百分制,按照基础项、加分项和扣分项,将党员表现情况积分制,按照“实时登记、季度汇总、半年公榜、年终总评”的方式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三档四型五域”党员队伍分类精细化管理机制,创新丰富分类施策的标准、思路、措施和载体,结合“红黄榜”积分表现,设立“先锋模范”“晋位争先”“后进提升”三档,多元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着力扩大“先锋模范”党员方阵,减少“后进提升”党员数量,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