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通过精心“选苗”、精准“育苗”、精细“管苗”,抓实村级后备干部教育管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精心“选苗”,确保后备干部数量。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德市坚持把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鼓励各乡镇、街道拓宽后备干部选拔渠道,制定《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通过入户走访、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等方式,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毕业大学生、种植、养殖大户中把思想觉悟高、关心村集体发展、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找”出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充实后备力量。严格遵守“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利用镇村两级先锋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发布招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后备干部,明确招聘条件,通过笔试、面试、公示、政审、试用期和考核测评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将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好的人员择优录用,不断扩充村级干部储备人才库。
精准“育苗”,确保后备干部质量 。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建立后备干部全链条式培养机制,依托“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引导他们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桐汭红智慧党建等学习平台,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实用技术、基层党建业务等学习内容分期进行集中培训,让后备干部了解村级工作,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实行老带新传帮带机制,组织后备干部积极参加民兵组织、网格员、文明创建、综治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工作,明确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从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基层实务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帮带培养、手把手传授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后备干部基层工作实干能力,同时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后备干部快速成长,融入村级工作。
精细“管苗”,确保后备干部能量。参照村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实行后备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一人一档”,并按照年龄、文化程度、特长等建立后备干部信息登记表,全面准确掌握后备干部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原则,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听取村“两委”和群众意见,结合日常观察、谈心谈话、年终考评等方法,把经不住考验、能力素质有限等不适合的人选及时调整出去,把德才兼备、工作认真负责的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并择优发展为共产党员,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将年底考核评议结果与后备干部绩效奖励“挂钩”,充分肯定业绩突出、工作积极、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担当精神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村两委班子换届管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