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立足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深入实施人才储备、定期培训、激励保障三大工程,不断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实施人才储备工程,把好苗子“选”出来。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头雁队伍”为根本,抓实选任储备链条带动“群雁齐飞”。一方面推行村干部多元化培育机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素质化”标准,采取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中“推”,从乡贤能人中“引”,从优秀返乡大学生中“聘”,从机关干部中“派”等方式,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创新开展村级储备人才库工作,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员联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将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致富能力强的“三强”人才纳入村级储备人才库,每村动态培养3名以上后备力量,形成年龄结构合理、梯次阶段培养的良性发展格局,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实施定期培训工程,把千里马“练”出来。创新村(社区)干部培训层次和方法,坚持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组织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选派第一书记及在村任职选调生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开设“基层社会治理”“一村一品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建设”4 个专题,分批组织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赴江苏开展小班化、精品式集中轮训。组织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雁之声—书记论坛”交流活动及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暨村(社区)“两委”干部“展风采 促共进”交流活动,通过“科学配餐”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村(社区)干部履职能力。
实施激励保障工程,把实干家“用”起来。一是强化基础待遇保障,村级专职工作者报酬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补助四部分组成。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推行村干部奖励报酬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二是拓宽干部成长路径,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参加事业编、公务员招录考试,营造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关心关爱措施,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与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村干部工作生活、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全面落实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离任生活补助等各方面保障,切实解决村干部为民服务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