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广德市:用好“三字诀”递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

发布日期:2023-12-04 11:06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857 字体:

广德市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拓宽渠道“引”,建好后备力量“蓄水池”。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各乡镇(街道)坚持“内选+外引”相结合,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优秀人才报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严把笔试、面试、体检、公示、政审等关键环节,公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真正将政治过硬、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群众认可的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不断织牢村干部队伍人才“根系”,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为村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创新方式“育”,练就干事创业“真本领”。将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市村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聚焦后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文写作、基础建设等知识,采取集中辅导、经验交流、田间课堂等形式,分级分类举办各类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实践能力、带富致富本领,确保村级后备干部成为抓好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将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纳入村“两委”成员学历教育培训范围,提升学历水平。实行“导师帮带”,让村内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村干部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对缺少镇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定期抽调到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组织党建等重点岗位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缩短“成长周期”。     加强纪律“管”,织密成长进步“防护网”。各乡镇(街道)按照本区域实际制定《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纪实档案,通过定期调度、综合研判、谈心谈话等方式在一线了解后备干部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群众口碑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评,实时掌握培养教育情况,发现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突出激励关怀,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待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基本待遇+绩效报酬”的待遇构成机制,提升岗位吸引力。同时建立后备干部动态调整机制,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后备人才库,对考察不合格、工作不积极、违反工作纪律等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