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不断开发党员教育新模式,丰富新内容,以完善阵地建设为基石,促进教育常态化为目标,健全组织体系为手段,增强党员教育感染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和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完善阵地建设,打造党员教育“服务驿站”。广德市围绕服务党员群众、助推基层治理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功能设置、统一管理考核”的“三统一”标准化建设要求,整合资源,统一建设党员活动阵地,打造覆盖广泛、工作高效的党群阵地。设立党员活动室,配齐软硬件,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等多方力量的有利平台。不断整合爱心帮扶、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等资源,将涉及需要群策群力的重要事项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远教终端站点,扎实推进党员电教远教资源融入党组织生活,将观看电教片与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党员集中学习的多样性、实效性。将党群阵地作为织密基层党建网络的有效载体,为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畅通党员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等开创新渠道,引导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搭建党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平台。
促进教育常态化,建成党员教育“精神补给站”。广德市以加强党性修养为重点,持续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村“两委”成员集中培训,实现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全覆盖,同时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党建指导员联系村(社区)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党课等方式,让党员学习教育绘声绘色。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优秀老党员等,不断丰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组建“小喇叭青年宣讲队”,采取“故事会”“微宣讲”等方式,重点针对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分批开展“送学上门”服务活动,增强老党员的归属感。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等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指尖课堂聆听“云播党课”,让广大党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党建知识、浏览党建资讯、接受党性教育,打造“线上+线下”双阵地,强化双轨并行,实现“1+1>2”效果。
健全组织体系,搭建党员教育“后勤保障站”。升平街道高标准建设“幸福365服务站”,形成社区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本土党员共同参与的“1+3+N”的三级体系,设立红色楼栋长,结合法律顾问、物业等力量,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结合地理空间,整合网格事项,选优配强“1+1+N”网格力量体系,探索实施“支部建在网格上”,强化党建引领力度,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及时发现群众生活难事和网格中苗头隐患。桐汭街道打造“小哥加油站”服务阵地,配备充电桩、饮水机、微波炉、医疗救护等各类设备,为他们提供各类暖心服务。通过将“小哥加油站”设置在红色物业办公室附近,注重发挥小哥“熟门熟路”优势和“移动探头”作用,快捷有效地收集基层治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