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教育管理新方法、开拓活动新载体,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全体党员在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
在职党员“目标式”管理,促“在岗有所为”。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桐汭红·党建云”智慧党建平台等学习载体,依托“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等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各基层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学习,切实提升破解发展难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组织党员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承诺践诺活动,用好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员日常作用发挥的平台载体,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结合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行“党员联户”机制,分层分级建立“党员联户”微信群,实现党员自身优势和群众需求有机对接,切实做到“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有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建设、服务群众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普通党员“定责式”管理,促“领岗知所为”。着眼破解基层普通党员示范带头不充分,无位又无为等问题。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和村情实际,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服务意向等因素,按照“因需设岗、因事定岗、以岗定责”的原则,为普通党员设立乡村治理、产业谋划、便民服务等岗位,设立环境整治维护员、民事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等职位,让“无岗”变“有岗”;探索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治理模式,构建“村、队、户”三级网格,以党支部为单位,合理划分普通党员联系网格,提倡“人人都是网格员”,明确每名党员“三包一帮”责任,带动普通党员投身基层治理;深入开展普通党员“践诺平诺”志愿服务,引导普通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紧盯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科普、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普通党员无为变有为。
流动党员“跟踪式”管理,促“流动不流学”。坚持“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原则,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动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建立“流出上报、流入报到、日常报告、返乡报备”的管理制度,通过电话联系、视频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摸清摸实流动党员联系方式、流入地点等信息,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动态,建立流动党员流向档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育覆盖面,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搭建“指尖课堂”,引导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有声书、收看微党课,强化党纪教育;线下以“返乡补课”铸魂,有效利用流动党员夏收夏种等返乡“窗口期”为其“补课”,通过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让流动党员第一时间上党课、炼党性。
老党员“关爱式”管理,促“余热建新功”。着眼破解老党员关怀关爱不到位、余热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以人文关怀和物质帮扶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好重要节日走访慰问等激励制度,建立老党员服务队,逐步形成“困有人帮、老有人管”的党员关爱机制。对常年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党员,常态化开展“关怀送上门”活动,开展谈心谈话、解决问题诉求,传递最新政策,使他们始终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对身体健康的老党员,把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有力抓手,设立适合老党员发挥作用的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岗位,利用老党员威信高、说教感染力强等优势,发挥出老党员在调解邻里矛盾、讲党史颂党恩、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为营造和谐乡风、推动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用实际行动践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伍”的初心本色。进一步激发党员当先锋、走前列、做表率,让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